You are here

和諧之家「40分鐘和諧心靈天地」計劃 【同您好好說話】善意溝通研究發佈暨經驗分享會 新聞稿

日期: 
2024.06.18

致:總編輯/港聞版/社福版/副刊版/親子版/教育版編輯

和諧之家「40分鐘和諧心靈天地」計劃

【同您好好說話】善意溝通研究發佈暨經驗分享會

(香港,2024年6月18日) 和諧之家自1985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打擊家庭暴力,為家暴受害人提供適切的輔導及治療服務,並推廣和諧家庭關係。近年,本港出現多宗令人婉惜的家庭暴力事件,備受社會關注。根據2023年香港社會福利署的統計數字,新呈報虐待配偶/同居情侶的個案總共有1,938宗,新登記保護兒童個案有1,457宗。數量不容忽視,而元朗區多年處於十八區之首,服務需要具迫切性。

和諧之家獲中國銀行(香港)捐助,於2020年在元朗區開展「40分鐘和諧心靈天地」計劃,並開設「和諧家庭空間」服務中心,目標為提升區內居民個人身心靈健康和提升溝通技巧,以促進家庭和諧。計劃致力推廣善意溝通,期望參加者以正向表達自我及應對日常人際關係,以預防暴力發生。

今天舉辦的【同您好好說話】善意溝通研究發佈暨經驗分享會,除了邀請到中國銀行(香港)企業社會責任辦公室副總經理葉麗麗女士作主禮嘉賓外,亦請來為計劃進行了為期兩年學術研究的首席研究員,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武婉嫻博士發佈「非暴力溝通與和諧家庭關係」的研究結果。從304份收回的問卷顯示,一半以上的受訪者出現暴力溝通的情況,包括曾在爭論期間侮辱家人、曾因生氣連續多天不和對方說話等。武婉嫻博士指出:「數據顯示女性比男性較多在家庭出現暴力溝通,而家庭收入越低,出現暴力溝通情況亦越多,建議服務要針對低收入家庭的婦女。研究結果反映受訪者在子女不聽話或做出不恰當的行為時,佔一半以上的家長會採用權威型管教,包括對子女說因為我是你的父母,或直接批評子女。權型的管教方式會影響親子間的彼此了解和接納,進而構成溝通障礙。」

另外,對有關推廣善意溝通工作坊及小組,研究結果有以下發現:

(1) 單次性的善養孩子工作坊對於家長學習善養孩子方式及非暴力溝通方法有顯著效果,適合初學者去探索非暴力溝通,讓他們有所反思,並能夠提高他們善待孩子的意識。

(2) 兒童小組對提升兒童的觀察力和情緒智商有顯著成效,他們能夠敏銳地覺察和同理別人的感受。有受訪兒童表示學會表達內心需要和禮貌提出請求,更成功把掌握到的技巧應用於日常社交,有助改善個人情緒管理和促進人際關係。

(3) 家長小組對改善親子教養方式有顯著成效。有受訪家長表示學會以不批判的態度去觀察孩子的行為,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同時家長主動向孩子多表達自己感受,並開始辨識到發出邀請和施加命令的分別。

(4) 夫妻小組的受訪婦女表示學習非暴力溝通後多了聆聽和顧及伴侶的感受需要。除了有助促進夫妻關係外,他們亦開始關注和重視個人感受,更主動﹑清晰地向伴侶表達自己的需要,提高了善待自己的意識。

研究結果發現非暴力溝通的相關服務仍有很大的推廣和發展空間,不過同時要克服華人文化權威高壓溝通模式所帶來的挑戰。研究團隊建議採用「重新連接的框架」,提升參加者的內在覺察及自我同理,同時加強外在溝通及同理他人,最終建立出一種善意溝通模式,以改善家庭關係。

於活動尾聲,服務使用者阿盈(化名)親身講述面對家庭衝突的壓力,更請來非暴力溝通導師池衍昌先生為她進行現場輔導,參加者都聚精會神地觀摩示範。

和諧之家計劃主任何思巧女士表示:「有暴力溝通情況的家庭難被發現,團隊透過善意溝通社區活動,於過去三年向約100,000人次宣揚善意溝通,從中識別出隱藏個案,提供了1,500人次的個案跟進服務,為受家庭衝突影響的人士及早提供適切的支援,預防家庭慘劇的發生。」計劃團隊有意把善意溝通服務擴展至其他區域,進一步預防家庭暴力,惠及更多有需要人士。

如有垂詢,歡迎聯絡和諧之家計劃主任何思巧女士 (電話: 2718 8821/ 電郵:ceciliaho@harmonyhousehk.org)。

 

非暴力溝通與和諧家庭關係研究報告 (按此閱覽)

 

主禮嘉賓中國銀行(香港)企業社會責任辦公室副總經理葉麗麗女士致辭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武婉嫻博士發佈「非暴力溝通與和諧家庭關係」的研究結果

 

非暴力溝通導師池衍昌先生進行現場輔導示範